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66公斤级十六强赛中,出现了离谱的一幕。来自意大利的运动员安吉拉卡里尼仅在比赛开始46秒后就宣布放弃。在这期间她一共挨了两拳,然后主动宣布不比了,并拒绝握手。因为她认为自己的对手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伊瓦内哈里夫存在性别问题。这里没有任何引战或者歧视的意思,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奥运会中真实发生的案例,以及聊聊体育界是如何判定运动员性别的。

先来说说这个阿尔及利亚选手哈里夫,在参加本届奥运会之前,哈里夫的参赛资格就被广泛质疑。因为该选手的睾酮检测结果没有过关,通俗来说就是体内雄性激素超标了。此前哈里夫还被国际拳击协会禁止参加女子拳击比赛,这也是安琪拉指出对手性别问题的重要依据。但本届巴黎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却力压国际拳击协会接纳了哈利夫。导致的结果就是安吉拉只挨了两拳就感觉不对劲。安吉拉自己的描述是,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战士,但是第二拳之后,经过多年的经验,我认为那是不属于女性的力量。我很清楚自己扛不住第三拳了,所以到此为止,我会昂首挺胸离开。

主观上来讲,安吉拉卡里尼也是很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并且距离八强只是一步之遥。如果不是遭遇十分特殊的情况,也不会在仅开赛46秒就选择放弃。

巴黎奥组委官方的解释是,所有参加奥运会拳击比赛的运动员都符合要求,并且具备合法的参赛资格。与往届奥运会拳击比赛一样,运动员的性别与年龄基于护照信息,以护照信息去认证参赛选手基本信息,说实话我是有点不认可的。就比如说年龄这一块,正是因为奥运会这种偷懒与不负责任的做法,才给了一些运动员年龄造假的机会。
而更敏感的性别一栏,其实目前很多运动协会都是以染色体或者体内激素水平来认定运动员的性别。很多运动员生理上具备女性特征,但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超标,则被禁止参加女性比赛。在田径比赛中这种情况尤其多。比如男南非的田径名将塞维亚生理上是女性,但由于体内睾酮水平超标,被国际田联认定为双性人,并且禁止参加比赛。
奥运会历史上关于性别的争议,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的波澜短跑运动员斯坦尼斯洛娃,德国跳高运动员朵拉拉蒂安,都是因为参加女子组的比赛引发了巨大争议。世界上确实存在很多天生雌雄同体的人,这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属于先天疾病,不应该被歧视。这种特殊人群往往经过科学的治疗或手术后,可以选择以其中一种性别继续生活下去。假如选择了女性,那虽然他们也能具备一些女性生理特征,但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是远远高于普通女性的。体现在竞技比赛中,就会像今天的哈利夫与安琪拉一样,双方速度力量爆发全都不在一个级别。而这种差距不太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去追平。
巴黎奥运会一直在标榜自己的开放,其中提到最多的一条就是尊重与不歧视。OK我能够做到完全尊重这些特殊人群,也百分之百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但允许这类人群与其他女性运动员同台竞技,巴黎主办方是否尊重过安吉拉这些女性运动人呢?是否考虑到他们所遭遇的不公平呢?